2010年4月20日 星期二

第八堂計概課 99.4.15

課程的一開始,先複習第五章。
老師在白板上畫了張大大的流程圖,
好複雜,我看得霧煞煞@@

然後開始進入第六章...

*AND、OR和NOT:
"AND"為二元運算子,運算符號為"."或" *",定義為"均為1才等於1"
"OR"為二元運算子,運算符號為"+",定義為"均為0才等於0"
"NOT"為單元運算子,運算符號為" ’"或" ̄",定義為"1改0,0改1"
常見的邏輯閘除了這三種以外,還有XOR、NAND、NOR、XNOR等。

*布林代數&真值表:
真值表可呈現一個布林函數所包含之所有的二元變數,與其對應的函數值。
由真值表可推出未知的布林函數。
布林代數的運算恆有交換律、結合律、分配律、互補、反身律...等等。

*邏輯簡化:
邏輯簡化有兩種方式,
1.標準形式:有積項、和項、最小項、最大項、積項之和、和項之積、最小項之和、最大項之積。
(其中"最小項之和"是以OR運算子連接各個之最小項。)
2.卡諾圖:以最少矩形涵蓋所有為1的位置(若是要求積項之和的話)(涵蓋的最小項個數需為2的冪次), 比較各矩形中每項之異同處,就可進一步進行簡化。


大概就這樣...
我覺得這章較困難的地方,是容易把AND和OR搞混 XD
還有對表格時容易眼花看錯 ><" 呵呵

2010年4月12日 星期一

第七堂計概課 99.4.8

今天老師的車是用飆的!!
第四章&第五章,進度超快的!
不知是在趕什麼@@


電腦的輸出&輸入的類型與裝置,還有儲存裝置
這是今天主要討論的

輸入的類型有:
1.軟體(software)
2.資料(data)
3.命令(command)
4.回應(response)

輸入裝置有:
1.文字(鍵盤、讀卡機、紙帶閱讀機)
2.座標(滑鼠、搖桿、軌跡球、光筆、數位板、觸摸式螢幕、圖形掃瞄器)
3.輸入( 條碼閱讀機、光學字元辨識機OCR、光學記號辨識機OMR、磁性墨水字元閱讀機、磁卡、智慧卡、手寫辨識、數位相機)
4.語音輸入
5.音訊輸入(音樂設備數位介面(MIDI)、 CD播放機、麥克風、錄放音機、網路電話(SkyPE)

輸出的類型有:
1.文字(text)
2.圖形(image)
3.音訊(audio)
4.視訊(video)

輸出裝置有: 1.螢幕(映像管、液晶、電漿)
2.投影機(液晶、數位)
3.印表機( 點陣式、行列式、噴墨)
4.音訊輸出 (內建的喇叭或外接式喇叭)


儲存裝置:
1. 磁性儲存體( 軟碟片、硬碟、高容量軟碟 、磁匣、 磁帶)
2. 光學儲存體( CD-ROM、CD-R/CD-RW、DVD-ROM、DVD-RW、photo CD )

儲存裝置的存取方式:
1. 循序存取
2. 隨機存取


還有很多細節...說不完啦
就這樣囉~

第六堂計概課 99.4.1

是考試日喔~

上課內容... 呃...就是考試 (好爛= = but是事實啊)

考的是第二章的數字系統的計算&表示法



隔週拿到考卷...我100分耶喲呼^^

是真的喔我沒騙 (雖然這天是愚人節XD)

其實這東西真的不難啦~夠細心就ok了

到是要背的東西我會覺得比較痛苦 > <"